毛滂( 1061~1125 ),字泽民,号东堂,衢州江山清漾人(今属浙江)人,生于“天下文宗儒师”世家。父毛维瞻,曾任筠州太守。
北宋元丰二年(1079),毛滂20岁,与西安(今衢州)赵英结为伉俪。赵英是铁面御史赵抃的长房孙女,知书达理,侍亲孝慧,多才多艺,更是毛滂的红粉知己。她十分理解毛滂的志趣与个性,常劝慰仕途淡漠的丈夫:“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。君先大家,殆藏万卷,其间圣贤具在。君虽闭门以老,终不落寞……”。毛滂婚后出仕,元丰七年(1084)任郢州(今湖北钟祥)县尉,元佑时任杭州法曹,元符元年(1098)任武康知县,崇宁元年(1102)进京任删定官,大观初年(约1108)任登闻鼓院,政和年间任词部员外郎、秀州(今嘉兴)知州。其从政数十年,正是北宋王朝党争激烈、走向衰亡时代,并深受党争所害,竟几度蒙冤入狱。虽仕途不振,但却诗词成名。由于晚年与蔡京亦有所交往,在后人看来,名誉略被玷损。其实他与蔡京不过是下属与上司之间关系,诗词祝寿也无非是礼仪上往来,并无屈膝媚语、违心恭维。
毛家与二苏之间的渊源。元丰三年(1080),毛滂伴随父亲毛维瞻出任筠州太守时,正值“乌台诗案”大型文字狱结案不久,苏辙出贬筠州监盐酒税,恰在毛维瞻辖下;苏轼(东坡)谪贬黄州团练副使,离筠州不远。毛维瞻对苏辙呵护甚周,经常邀游宴请,作诗吟咏,与苏轼也频通友好,给二苏艰难黯淡的贬黜生活提供了温暖。毛滂作为知州公子、相府贵婿,侧身于父辈间的交游,受到了二苏的重视和礼遇。
毛滂与苏轼之间的结识。毛滂《惜分飞》一词填于元祐初年,是其任职杭州法曹期间成名之作。苏东坡知守钱塘,正是毛滂法曹秩满辞职之时。是夜,苏东坡宴客,有歌妓弹唱该词。苏东坡拍案叫绝:“文词雅健,有超世之韵。”并问何人所作?歌妓回道:是毛法曹所写。苏东坡对客人说:“身为州官,不知词人是谁,我的过错呀!”次日,苏东坡飞马追回毛滂,留连数月。毛滂的文学才华、飘逸气质深为二苏爱惜,二苏欣然接纳毛滂为及门弟子。
毛滂诗词被时人评为“豪放恣肆”“自成一家”,且于北宋后期词创作贡献卓著。卒于宣和末年。著有《东堂集》十卷、《东堂词》一卷,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列有《毛滂集》十五卷,永世流芳。
☆水调歌头(元会曲)
九金增宋重,八玉变秦余。//上手诏在廷云:六玺之用,尚循秦旧。千年清浸,洗净河洛出图书。一段升平光景,不但五星循轨,万点共连珠。//崇宁、大观之间,太史数奏五星循轨,众星顺乡,靡有错乱垂衣本神圣,补衮妙工夫。
朝元去,锵环佩,冷云衢。芝房雅奏,仪凤矫首听笙竽。天近黄麾仗晓,春早红鸾扇暖,迟日上金铺。万岁南山色,不老对唐虞。
☆绛都春(太师生辰)
余寒尚峭。早凤沼冻开,芝田春到。茂对诞期,天与公春向廊庙。元功开物争春妙。付与秾华多少。召还和气,拂开霁色,未妨谈笑。
缥缈。五云乱处,种雕菰向熟,碧桃犹小。雨露在门,光彩充闾乌亦好。宝熏郁雾城南道。天自锡公难老。看公身任安危,二十四考。
☆清平乐(千叶芝)
九重寒少。烟暖丰瑶草。金井碧梧雏凤矫。南极人来最老。
衣冠远换裘毡。德随和气蝉连。万里同开寿域,一年三秀芝田。
☆清平乐
重芳叠秀。风约仙云皱。椿不争年松与寿。共出皇家忠孝。
仁深枯冷皆蒙。托根不倚东风。日照恩光万里,暖生塞草丛中。
☆清平乐
镂烟翦雾。革甲E973无层数。苜蓿青深烦雪兔。引到祥华开处。
仙人手翳朝阳。清都绛阙相将。来覆东封翠辇,好遮化日舒长。
☆清平乐
九茎为寿。千叶前无有。叶叶年年看不朽。天与君王意厚。
君恩雨露无边。玉筵暖接非烟。马向华山烽冷,人安草亦千年。
☆清平乐(绛河清)
绛河千岁。一照升平事。万里青铜开碧霁。俯见南山晚翠。
绀寒不翅湘酃。清于练静江澄。流向万年觞里,玉波可但如渑。
☆清平乐
银河秋浪。遥出昆仑上。忽变澄澜添碧涨。可道升平无象。
黄云浊雾初开。荣光休气徘徊。试觅当时五老,金泥玉检将来。
☆清平乐
天连翠潋。九折玻璃软。回抱金堤清宛转。疑共蓬莱清浅。
吾君欲济如何。唐虞风顺无多。自有松舟桧楫,一帆三代同波。
☆清平乐(太师相公生辰)
娟娟月满。冉冉梅花暖。春意初长寒力浅。渐拟芳菲满眼。
当时吉梦重重。间生天子三公。付与人间桃李,年年管领春风。
☆清平乐
瀛洲春酒。满酌公眉寿。日照沙堤春傍柳。恩暖朝天衮绣。
东君著意丁宁。芳酸先许梅英。要就升平滋味,待公来进君羹。
☆清平乐
雪余寒退。唯有青松在。春不加荣寒不悴。用舍如公都耐。
流肪磊硌龟蛇。会留红日西斜。欲助我公寿骨,蟠桃等见开花。
☆清平乐(己卯长至作)
流光电急。又过书云日。旧是天津花下客。老对山青水碧。
而今转惜年华。迟阳为缓西斜。试问东君音信,晓寒犹压梅花。
☆清平乐(东堂月夕小酌,时寒秀亭下娑罗花盛开)
云峰秀叠。露冷琉璃叶。北畔娑罗花弄雪。香度小桥淡月。
与君踏月寻花。玉人双捧流霞。吸尽杯中花月,仙风相送还家。
☆清平乐(元夕)
东风桂影。低拂姮娥镜。镜里妆寒酥粉莹。越恁十分端正。
素光行处随人。柳边照见青春。一片笙箫何处,花阴定有遗簪。
☆清平乐(春兰用殊老韵)
曲房青琐。浅笑樱桃破。睡起三竿红日过。冷了沈香残火。
东风偏管伊家。剩教那与秾华。谁送一怀春思,玉台燕拂菱花。
☆清平乐(送贾耘老、盛德常还郡。时饮官酒于东堂,二君许复过此)
杏花时候。庭下双梅瘦。天上流霞凝碧袖。起舞与君为寿。
两桥风月同来。东堂且没尘埃。烟艇何时重理,更凭风月相催。
☆清平乐(春夜曲)
兰堂灯灺。春入流苏夜。衣褪轻红闻水麝。云重宝钗未卸。
知君不奈情何。时时慢转横波。一饷花柔柳困,枕前特地春多。
☆清平乐(与诸君小酌,烛下见花,戏作一首)
风摇灺烬。吹下桃花影。醉倒碧铺眠碎锦。谁伴香迷酒凝。
少年不解孤春。年来减尽春心。犹下绣帘遮定,不教风雨侵凌。
☆清平乐
桃夭杏好。似个人人好。淡抹胭脂眉不扫。笑里知春占了。
此情没个人知。灯前子细看伊。恰似云屏半醉,不言不语多时。
☆清平乐(春晚与诸君饮)
杯深莫厌。强看桃花面。记约阳和初一线。便恁芳菲满眼。
明年春色重来。东堂花为谁开。我在芦花深处,钓矶雨绿莓苔。